精彩小说尽在速用小说!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贯穿人生的教育理念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2-14
引言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事业,它并非局限于年少时在学校里的学习,而是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着独特且重要的意义。

古人云“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老年养慧”,人生要经历五个阶段,不同人生阶段教育的理念有所不同,这就是所应侧重的关键所在,深入探究这一理念,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各阶段的教育、促进个体全面而持续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幼儿养性零至三岁前,幼儿的心无分别,性德纯正。

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靠本能和情绪表达需求,如饿了哭、饱了停哭等。

“幼儿养性”就是要让孩子在这个时期开心快乐地成长,培养孩子的性情,让孩子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正确表达情感、合理宣泄情绪,不被情绪左右做出出格行为,为感性发展创造条件,进而逐渐发展出理性,更好地融入周围环境。

世间每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来到人世间,都是带着自己的天性而来。

《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

就是让大自然来教育我们的孩子。

让孩子的心灵自然而然地去接触、去认知、去融合,就是孩子的天性。

比如孩子喜欢玩水、玩泥巴,这是孩子的天性,可是现在很多父母亲都不愿意让孩子玩泥巴,不让孩子接受大地的恩惠。

认为很脏、有细菌、有病毒,不健康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

其实玩泥巴是人类和大自然接触的最好媒介。

人的生命,如同是从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一个果实一棵树,无论吃、穿、住、用都取之于大地。

可是我们现在的生活理念人为的切断了孩子们去接触大地的机会,特别是住在城市里,没几个孩子与土地打交道。

这样的幼儿教育,是没有认识到这点,如何去维护好孩子的天性。

维护好天性是幼儿教育的核心与重点。

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幼儿时期,孩子犹如一张纯净的白纸,对世界充满着懵懂与好奇。

这个阶段的“养性”,重点在于培养良好的性情、性格与品德基础。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的关爱、和谐的家庭关系对于幼儿性格塑造起着关键作用。

例如,一个经常处于父母争吵环境下的幼儿,往往容易变得胆小、敏感、缺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