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速用小说!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军校刚毕业,你就肩扛麦穗了?

第3章

发表时间: 2025-05-20

319合成旅,旅部大楼,一间宽敞明亮的会议室内。

长条形的会议桌两侧,坐满了来自全旅各营、各直属连队的军事主官和政治主官。

肩上扛着尉官和校官军衔的军官们济济一堂,少说也有五六十号人。

他们个个腰杆笔直,表情严肃,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无形的压力和紧张感。

昨天傍晚的紧急通知,让所有人都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坐在前排的几位营长,比如作风硬朗的一营营长林安民,脸上更是带着明显的凝重。他们身处基层一线,对部队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极为敏感。

上午九点整。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

旅长吴学军、政委陈厉川、参谋长沈苍野三人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进来。

所有军官“唰”地一下全体起立,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主席台上。

“同志们,请坐。”

吴学军走到会议桌主位,示意大家坐下,声音洪亮。

他没有多余的寒暄,目光锐利地扫视全场,开门见山。

“同志们,今天召开这个紧急会议,只为一件事!”

吴学军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股山雨欲来的气势。

“根据上级命令,我们319合成旅,将进行一次脱胎换骨的转型!”

他停顿了一下,加重了语气:“从即日起,我旅将正式转隶,担负‘无特定参照对象的混合威胁专业化蓝军’建设任务!时间,一个月!”

“嗡——”

一石激起千层浪!

会议室内瞬间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低声议论。

“专业化蓝军?”

“混合威胁?什么意思?”

“一个月?这怎么可能!”

军官们脸上写满了震惊、疑惑,甚至还有一丝茫然。

吴学军没有制止,他等了几秒钟,让大家稍微消化一下这个爆炸性的消息,然后用更有力的声音压下了嘈杂。

“我知道,大家有很多疑问,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但是!”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次转型,和以往我们临时扮演蓝军完全不同!”

“以前我们是陪练,是磨刀石!演习场上,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红军更强!”

“但从现在起,我们就是一支独立的、专业的、以打赢为目标的蓝军部队!”

吴学军的拳头在桌面上轻轻一砸:“未来的演习,将完全按照实战标准进行!不再有预设的脚本,不再有刻意的平衡!我们蓝军,将拥有和红军完全平等的获胜机会!甚至,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击败红军!”

“打赢?!”

这两个字像是有魔力一般,瞬间点燃了在场所有军官心中的火焰。

震惊和疑惑被一种强烈的战斗欲望所取代。

能够真正为了胜利而战,哪怕是在演习场上,也足以让这些血性军人热血沸腾!

林安民等几位营长眼中精光闪烁,腰杆挺得更直了。

看到士气被初步调动起来,吴学军的表情稍微缓和了一些,但语气依旧严肃。

“但是,同志们,光有热情是不够的!”

“摆在我们面前最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转?怎么赢?”

“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怎样才能从一支传统的合成旅,变成一支能够模拟各种潜在对手、运用各种常规和非常规手段的‘混合威胁’蓝军?”

“我们的编制要不要动?战术要怎么改?官兵的思维定势怎么打破?需要哪些新的训练内容和保障措施?”

吴学军目光如炬,扫过一张张专注而又带着思索的脸庞。

“这些问题,上级没有给答案,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所以,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就是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每个人都要开动脑筋,为我们319旅的转型,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他身体微微前倾,加重了语气,抛出了最后的“重磅炸弹”。

“我在这里宣布,无论是谁,只要能够提出有价值的、具有创新性的、可操作性强的建议,一旦被旅党委采纳,并最终证明有效!”

“我吴学军,亲自给你批假条!”

“今年过年,优先安排休假!”

“并且,在规定的假期基础上,额外再奖励——五天!”

“哗!”

这下子,会议室里彻底沸腾了!

优先休假!还额外加五天!

这对于常年驻训、假期极其宝贵的基层军官们来说,简直是天大的福利!

刚才还因为任务艰巨而紧锁眉头的军官们,此刻眼睛都亮了,一个个摩拳擦掌,大脑开始飞速运转起来。

沉重的压力,似乎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甜蜜奖励”冲淡了不少。

吴学军看着台下瞬间变得热烈的气氛,轻微摇头。

他知道,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光靠命令和压力是不够的。

这时,前排的一营营长林安民站了起来。

他是个皮肤黝黑、身材敦实的汉子,眼神锐利,作风硬朗是出了名的。

“报告旅长!”林安民的声音洪亮而沉稳。

“讲!”吴学军示意道。

“旅长,要搞这个‘混合威胁’蓝军,咱们自己琢磨肯定不够。”林安民直奔主题,“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对潜在对手的作战思想、战术特点、装备性能,了解得还不够深入,尤其是那些非对称、非常规的威胁手段。”

他顿了顿,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我建议,我们是不是可以向上级申请,或者我们旅自己想想办法,联系一下军校里那些专门研究外军战术和未来战争形态的教授、专家?请他们来给我们讲讲课,或者提供一些研究资料,给我们一些启发?”

林安民的建议很中肯,立刻引起了不少军官的共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这确实是一条快速获取“他山之石”的有效途径。

然而,吴学军却轻轻摇了摇头。

“安民同志,你能想到这一点,很好。”吴学军先是肯定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但是,在你想到之前,我和政委、参谋长就已经在考虑了。”

他看向沈苍野,沈苍野立刻会意,补充道:“没错,旅长昨天晚上就已经让我联系集团军司令部,请求协调相关院校的专家资源了。集团军那边也很重视,回复说会尽快安排。但是,”

沈苍野的语气也带着一丝无奈:“专家能提供的,更多是理论框架和方向性的指导。具体到我们319旅,如何结合自身的装备、人员、训练基础,把这些理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蓝军战法,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摸索、自己实践!”

吴学军接口道:“所以,教授请教这条路,已经在走了。但这远远不够!最终能不能成,关键还在于我们自己!在于在座的每一位!”

旅长的话,像是一盆冷水,浇灭了众人心中刚刚升起的一丝“走捷径”的侥幸。

专家能请来,但不能代替他们思考。

路,终究要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

林安民坐了回去,眉头再次紧锁。

会议室里,刚刚还热烈如火的气氛,迅速冷却下来。

短暂的沉默之后,是更深层次的思考。

军官们不再只是想着那五天假期,而是真正开始沉下心来,结合自己所负责的营、连的实际情况,苦苦思索着转型的具体路径。

有的在纸上快速写画着什么,眉头紧锁。

有的双手抱胸,仰头望着天花板,眼神凝重。

有的低声和旁边的同僚交流着,试图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空气仿佛又一次凝固了,但这一次,不再是之前的震惊和茫然,而是充满了紧张的、专注的、绞尽脑汁的思考氛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吴学军、陈厉川、沈苍野三位旅领导,静静地坐在主席台上,看着台下这些作为319旅骨干力量的军官们。

他们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又过了大约十分钟,眼看讨论陷入了一种各自为战、难以形成统一意见的胶着状态,政委陈厉川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沉默。

“同志们,”陈厉川的声音温和却带着力量,“看得出来,大家都在积极思考,也初步有了一些想法。但是,蓝***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次会议就能拿出完美方案的。”

他看了看手表:“今天时间有限,我看,大规模的讨论就先到这里。”

“现在,我提几点要求。”陈厉川竖起手指。

“第一,散会之后,各营、连主官要立刻组织传达会议精神,特别是旅长强调的转型意义、目标要求以及奖励措施,务必让每一名官兵都充分认识到这次任务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特殊性!”

“第二,以连为单位,围绕‘如何转型为混合威胁蓝军’以及‘如何在演习中有效对抗红军’这两个核心问题,深入组织讨论研究,形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和建议。”

“注意!”陈厉川加重了语气,“我说的不是空泛的口号,是要有具体措施!比如,你们连的编制需不需要调整?需要增加哪些新装备或者对现有装备进行哪些改造?需要开展哪些新的训练科目?战术打法上有什么创新?等等等等,越细越好,越具体越好!”

“第三,各单位形成的初步方案报告,必须在后天,也就是周五下午下班前,以书面形式报送旅作训科汇总!”

他环视全场,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我强调一点,这份报告,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将作为旅党委衡量各单位主官组织领导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工作落实能力的重要依据,直接纳入年底的考核评优!”

“年底考核评优!”

这几个字一出口,份量比刚才的五天假期还要重!

这直接关系到每个军官的个人前途和发展!

原本还有些心存侥幸,觉得可以敷衍了事的军官,此刻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都听明白了吗?”陈厉川问道。

“明白!”台下响起整齐划一的回应,声音比之前更加响亮,也更加沉重。

“好!”陈厉川点点头,看向吴学军。

吴学军站起身,做了最后的总结:“同志们,任务已经明确,压力已经传递到位。接下来,就看大家的实际行动了!我希望,两天后,能在作训科看到一份份充满智慧、充满血性、能够支撑我们319旅打赢未来的高质量报告!”

“散会!”

随着旅长一声令下,军官们“唰”地起身,敬礼,然后迅速而有序地离开了会议室。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脚步匆匆,仿佛肩上都扛着千斤重担。

…………

旅部大楼外的小广场上。

新分配来的中尉们并没有立刻解散,而是在一名负责干部调配的机关干事的组织下,原地等待分配结果的宣布。

刚才会议室里那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他们隔着老远都能感受到。

虽然不知道具体内容,但也能猜到,肯定是有大任务。

这让一些原本还沉浸在“天之骄子”幻想中的学员兵,心里也多了几分惴惴不安。

谭建林站在队伍的边缘,心思早已不在眼前的等待上。

他在脑海中飞速盘算着。

武装侦察连……

这绝对不是他期望的去处。

根据他穿越前对现代军队编制的了解,以及这几天旁敲侧击获得的信息,合成旅的武装侦察连,通常是旅里遂行侦察、渗透、袭扰、引导打击等特种作战任务的尖刀力量。

其对单兵的体能、技能、意志品质要求,几乎是全旅最高的!

训练极其艰苦,甚至可以说残酷!

这对于那些在军校里按部就班、更侧重理论学习的“学生官”来说,简直就是地狱级别的开局。

“下面,宣布新毕业干部具体分配单位。”

负责分配的干事拿着一份名单,开始面无表情地念起来。

“张明远,一营火力连,任排长。”

“李浩,二营装甲步兵一连,任排长。”

“……”

一个个名字被念出,大部分人都被分配到了各个合成营下属的步兵连、坦克连、炮兵连或者保障分队。

这些单位虽然也各有挑战,但总体而言,还算符合新干部的常规发展路径。

被念到名字的中尉,脸上或多或少都流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终于,干事念到了一个关键的名字。

“谭建林。”

谭建林的心猛地提了起来。

“武装侦察连,任排长。”

干事的声音不高,但在安静的广场上却异常清晰。

“嗡……”

谭建林的耳边仿佛响起一阵轻微的轰鸣。

果然是武装侦察连!

而他周围,其他新中尉们的反应,则更加直接。

几乎是名单宣布的瞬间,十几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到了谭建林身上。

那些目光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惊讶、同情,甚至还有一丝幸灾乐祸。

“武装侦察连?我去,谭建林这运气也太‘好’了吧?”

“听说侦察连的训练量是普通连队的两倍,而且标准变态高!”

“是啊,我师兄去年分到侦察营有些部队编制不同,可能有侦察营,三个月不到就因为训练伤申请调走了。”

“啧啧,咱们这些学院出来的,体能本来就不是强项,去侦察连……怕是很难待下去啊。”

“可不是嘛,体能跟不上,训练成绩垫底,还怎么当排长?怎么带兵?估计很快就会被边缘化了。”

“看来,之前火车上那个老中尉说的没错,部队的水深着呢,不是光凭学历就能混好的。”

窃窃私语声在人群中弥漫开来。

那些之前还在高谈阔论“三年副连、五年正连、三十岁当营长”的“天之骄子”们,此刻看向谭建林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即将奔赴“刑场”的倒霉蛋。

他们或许还没完全理解部队的复杂性,但对于“武装侦察连=艰苦+高淘汰率”这一点,还是有着清晰认知的。

被分到这种连队,别说五年当连长了,能不能顺利干满排长这个任期,都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晋升之路,从一开始就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谭建林清晰地感受到了周围投来的各种目光,也听到了那些压低了声音的议论。

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站在原地,脸色有些发白。

郁闷!

前所未有的郁闷!

他不是怕吃苦。

作为一名决心要在军队中闯出一番天地的穿越者,他早就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

但他怕的是,自己的优势无从发挥!

他的优势是什么?

是来自另一个时空的知识储备!是对未来战争形态的理解!是那个“不败军队养成系统”提供的理论和潜在技能!

这些优势,更适合在需要运筹帷幄的指挥岗位,或者技术含量高的专业岗位上发挥作用!

比如,去旅部的作训科当个参谋,参与蓝军方案的设计?

或者,去电子对抗连、无人机侦察分队这种技术密集型单位?

那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他的“外挂”!

可现在,他被扔进了武装侦察连!

一个几乎完全以单兵体能和传统侦察技能为主导的单位!

他能想象到接下来的日子。

无休止的五公里、十公里武装越野……

泥潭里的格斗、障碍场上的攀爬……

严苛到变态的射击、潜伏、渗透训练……

这些训练,系统或许能帮他强化体能,但他的核心优势——那些超越时代的知识和理论,在这些训练科目中,又能发挥多少作用呢?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每天累得像条死狗,在泥水里摸爬滚打,被那些体能强悍的老兵和提干军官们甩在身后,然后因为“学生官体能不行”而被战友轻视、被领导质疑的未来。

那种感觉,光是想想,就让他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压抑。

“妈的,开局就是地狱难度吗?”谭建林在心里狠狠地骂了一句。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头的烦躁和郁闷。

事已至此,抱怨无用。

武装侦察连……就武装侦察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