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速用小说!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智弈山河

第7章

发表时间: 2025-05-20

京城的气氛,一日比一日沉闷。

小安子再次踏入偏殿,脚步带着往日没有的迟重。

他躬身。

“陛下,城外灾民安置点……出事了。”

林澈搁下手中的一份工部文书。

“说。”

“各安置点陆续有人发热,咳嗽不止,还伴有腹泻。”

小安子声音艰涩。

“起初以为是寻常风寒,可人数越来越多,病情也……也重。”

殿内空气似乎凝滞。

“太医院的人去看过了?”

“回陛下,太医院的几位御医轮流去了,都说是瘴气引发的时疫,开了些驱寒解表的方子,只是……收效甚微。”

小安子头垂得更低。

“民间的大夫也请了不少,法子用尽,还是控制不住。”

林澈起身,走到窗边。

窗外,天色阴沉,如同此刻他的心绪。

发热,咳嗽,腹泻。

这些症状,在他那个时代,指向的是细菌或病毒感染。

他需要抗生素。

他需要有效的隔离消毒。

可这里是大虞。

这里没有盘尼西林。

这里也没有84消毒液。

大规模的隔离,以目前的官府执行能力,几乎是空谈。

有效的消毒,更是缺乏最基础的物资与认知。

“宫中可有类似病例?”

林澈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回陛下,宫内暂时无虞,已加强了各处防疫,只是安置点的灾民数量众多,流动也大,怕是……”

小安子不敢再说下去。

林澈沉默。

指望那些御医用传统汤药解决一场可能的大规模传染病,无异于痴人说梦。

他必须找到新的办法。

就在这时,小安子似乎想起了什么,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

“陛下,奴才这几日还听到一些……江湖传闻。”

“讲。”

“说是有一个什么‘神医门’,行踪诡秘。”

小安子努力回忆着听来的零碎信息。

“传闻他们有一种神药,能治许多疑难杂症,甚至有……起死回生之效。”

神药。

林澈心中一动。

起死回生自然是夸大其词。

但能治疗疑难杂症,让他联想到了某些天然抗生素的发现。

比如青霉。

在特定的环境下,某些霉菌的代谢产物,确实拥有强大的杀菌效果。

古人不懂原理,将其视为神迹,也并非不可能。

“这‘神医门’,可有具体下落?”

林澈转过身,盯着小安子。

小安子面露难色。

“陛下,这神医门向来飘忽不定,从不与官府打交道。”

陛下,城外灾民安置点……出事了。

小安子的声音带着一种从未有过的颤抖,额角渗着细密的汗珠。

“陛下,城外,城外那些灾民安置点……怕是,怕是出大事了。”

他嘴唇哆嗦着,仿佛那几个字有千斤重。

林澈手中的工部文书轻轻放在案上。

他抬眼,目光平静。

“仔细说。”

“各安置点陆续有人发热,高烧不退。”

“跟着便是猛烈咳嗽,咳起来胸腔都疼。”

“还有不少人上吐下泻,整个人都虚脱了。”

小安子声音艰涩,带着压抑的哭腔。

“起初只当是寻常受凉,可,可病倒的人一日多过一日,病情也……也越发凶险。”

“已经,已经有人熬不住去了……”

殿内空气似乎凝滞,沉甸甸地压在人心上。

“太医院的人去看过了?”

“回陛下,太医院的张院使、李太医他们几位轮流去了不下十趟。”

“都说是南方瘴疠之气引发的时疫。”

“开了些驱寒解表、扶正祛邪的方子。”

“只是……只是那些汤药灌下去,如同泥牛入海,收效甚微啊!”

小安子头垂得更低,声音里满是绝望。

“奴才也自作主张,请了京中几位有些名望的民间大夫,各种法子都试过了,还是,还是控制不住蔓延的势头。”

林澈起身,踱到窗边。

瘴气?时疫?

他心中无声反驳。

这些名词模糊又笼统。

在他看来,这分明就是一场经典的烈性传染病爆发。

窗外,天色阴沉得厉害,浓云翻滚。

发热,咳嗽,腹泻。

典型症状。

若是前世,立刻便是隔离,采样,确定病原体,然后对症下药。

抗生素,抗病毒药物……

可这里是大虞。

这里只有草药汤剂。

这里连最基础的微生物学说都没有。

盘尼西林?天方夜谭。

84消毒液?闻所未闻。

大规模的有效隔离,以目前层层叠叠的官僚体系和百姓的认知水平,推行起来阻力重重。

至于有效的消毒……拿什么消?艾草熏蒸?作用有限。

“宫中可有类似病例?”

林澈的声音依旧平稳,听不出任何波澜。

“回陛下,宫内防范严密,暂时无虞。”

“各宫门都加了人手,出入都严格盘查,也用了艾草、苍术熏蒸消毒。”

“只是……安置点的灾民人数实在太多,每日里还有从各处逃难来的,鱼龙混杂,流动也大。”

“奴才……奴才真是怕……”

小安子不敢再说下去,那未尽之语中的恐惧却清晰无比。

林澈明白他的意思。

一旦失控,京城危矣。

指望那些抱着几本古籍的御医,用着千百年来不变的汤药,去对抗这场他认知中极可能是细菌或病毒引发的大规模瘟疫,无异于痴人说梦。

他必须找到新的、有效的办法。

而且要快。

就在殿内气氛凝重到几乎要滴出水来时,小安子像是猛地抓到一根救命稻草,眼中闪过一丝微弱的光,又迅速被迟疑取代。

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小心翼翼地抬头。

“陛下,奴才……奴才这几日还听到一些……市井间的江湖传闻,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任何线索,都不要放过。”

林澈的声音不容置疑。

“是。奴才听说,江湖上有一个什么‘神医门’,行踪极为诡秘,寻常人难得一见。”

小安子努力回忆着那些东拼西凑来的零碎信息,生怕漏了什么。

“传闻中,他们门中有一种神药,神乎其技,能治许多太医院都束手的疑难杂症。”

“甚至……甚至有传言说,有起死回生之奇效。”

说到“起死回生”四个字,小安子自己都觉得有些荒诞,声音不自觉低了下去。

神药。

林澈眸光微不可察地一闪。

起死回生?

他心里不以为然,人死了就是死了,除非是假死。

不过,能治“疑难杂症”,这个说法倒让他心中一动。

这让他不可避免地联想到了青霉素的发现过程。

一小块被遗忘的面包,上面长了青色的霉菌,却意外地抑制了周围细菌的生长。

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菌种作用下,某些霉菌的代谢产物,确实拥有强大的杀菌、抑菌效果。

古人不明白其中的生物化学原理,将其视为神迹,或者归功于某种神秘的“药”,也完全合乎情理。

这“神药”,会不会就是某种天然的抗生素?

“这‘神医门’,现在何处?可能联络上?”

林澈立刻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盯着小安子。

小安子被他看得一个激灵,连忙躬身,脸上满是为难。

“陛下,恕奴才无能。”

“这神医门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行事但凭喜好,从不与官府往来。”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

“甚至……奴才听说,他们对官府还颇有些……抵触情绪。”

“奴才已暗中派了些人手去打探,只知道他们偶尔会出现在一些爆发大规模疫病的偏远州县,救治一些贫苦百姓。”

“事了之后便悄然离去,分文不取,也不留名姓。”

“想在短时间内找到他们,献上‘神药’,怕是……难如登天。”

抵触官府?

林澈微微眯起了眼睛。

这倒是个麻烦。

但眼下,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是目前唯一的,也是最有可能的希望。

难,也得办!

“甚至……对官府还有些抵触。”

“奴才派人打探过,只知道他们偶尔会出现在一些偏远地区的疫病之地,救治一些百姓,事了拂衣去,不留姓名。”

“要找到他们,怕是极难。”

林澈踱了几步。

难,也要找。

这可能是眼下唯一的希望。

“小安子。”

“奴才在。”

“你立刻调动所有能动用的人手,包括我们之前安插在各处的暗桩,全力搜寻神医门的线索。”

林澈语气不容置喙。

“告诉他们,朕不问出身,不问过往,只要他们能拿出有效的药物,或者治疗疫病的方法,朕可以满足他们任何合理的要求。”

“金银财宝,官爵地位,皆可商量。”

“若他们不愿入仕,朕可赐予他们‘自由医籍’,不受官府管辖,世代行医,受万民敬仰。”

小安子听得心头一震。

这样的条件,不可谓不丰厚。

甚至可以说,是破天荒的优待。

“奴才遵旨。”

“另外,将我们之前抓获的那些探子,再审一遍。”

林澈补充。

“尤其是那些来自江湖势力,或者消息灵通之辈,看看他们是否知道神医门的蛛丝马迹。”

“是,陛下。”

小安子领命,匆匆退下。

殿内又恢复了安静。

林澈走到书案前,看着那份摊开的机关图谱。

冶铁之术,神兵利器,可以强国。

但眼下,他更需要能救命的药。

国之根本,在于民。

民若不存,国将焉附。

数日后。

京城的紧张气氛有增无减。

灾民安置点的疫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反而有蔓延之势。

死亡人数,每日都在攀升。

宫中虽未出现病例,但一股无形的恐慌,已经开始在宫墙内外弥漫。

就在林澈几乎要失去耐心的时候,小安子带来了新的消息。

只是这一次,他的脸色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凝重。

“陛下……”

小安子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神医门……有消息了。”

林澈精神一振。

“在何处?他们有何要求?”

“不是……不是我们找到的。”

小安子艰难地开口。

“是摄政王那边……也知道了神医门的传闻。”

林澈眉头微蹙。

“他要做什么?”

“摄政王认为,所谓神医门,不过是妖言惑众的邪徒,那神药更是蛊惑人心的邪术。”

小安子咽了口唾沫。

“他……他已下令京畿府衙与巡防营,全力搜捕神医门门人。”

“格杀勿论。”

最后四个字,如同冰锥,刺入林澈耳中。

他好不容易找到的一线生机,竟要被如此粗暴地掐断。

摄政王。

又是摄政王。

林澈的手,缓缓握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