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才少年的陨落史:从爱因斯坦到社畜的抛物线张晨五岁那年,胡同里的电线杆子见证了他的“科学启蒙”。
他攥着磁铁满街跑,吸铁钉的动作像在收集外星碎片,邻居奶奶眯眼打量他:“这孩子手指带电,怕不是雷公劈下来渡劫的?”
七岁组装四驱车时,他非要把发条换成橡皮筋,宣称要造“永动赛车”,结果车箭一般撞进隔壁王大爷家的腌菜缸,咸菜汁喷溅的墙痕至今仍在,像一道神秘符咒。
最传奇的是小学科学课——他固执地认为蜗牛壳能接收外星信号,拿放大镜炙烤壳面,直到班主任提着灭火器冲进来时,他还捧着焦黑的壳喃喃:“信号太弱,可能得加个天线。”
初中物理课本成了他的滑铁卢。
电路图在他眼中是外星文字编织的迷宫,电阻符号活像嘲笑他的外星笑脸。
月考卷上,“串联”被他写成“穿连”,老师红笔圈出批注:“你这脑子是被穿堂风刮跑了吗?”
但他仍死不悔改,深夜蒙在被子里听收音机天体广播,幻听中总夹杂着外星人的低语。
高中化学实验室是他的刑场,苏打粉与盐的混淆让试管炸出蓝色火焰,全班同学惊呼“魔法攻击”,班主任怒收实验器材:“再玩火,你就去实验室当保安——不过可能连灭火器都不会用!”
大学计算机系的报到日,他像只迷途羔羊撞进代码森林。
二进制数字在他眼前跳舞,键盘敲击声恍若外星密码的破译节奏。
小组作业时,他熬夜编写的程序bug频出,队友摔键盘怒吼:“你这代码比恋爱脑还混乱!”
毕业求职面试更成大型翻车现场——简历上“擅长团队协作”被面试官解读为“永远跟不上节奏”,自我介绍时把Java说成JavaScript,对方憋笑憋到眼角抽搐,最后扔给他一句:“你很适合去动物园当驯兽师——专驯不听话的电脑。”
新增情节:某次社团招新会上,他误入机器人社团,信誓旦旦要造“会做饭的扫地机器人”,结果造出的机器把面粉当机油,喷得满教室都是,社长黑着脸说:“你这发明更适合叫‘灾难制造机’。”
但他仍乐此不疲,在宿舍用易拉罐和橡皮筋造“永动风扇”,室友忍无可忍:“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