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九零年代,来自一个小山村,就是那种地理课本里的那种小丘陵地形。
在这种地形里,是可以种植各种农作物的,但就是很穷很穷,为什么穷?
我自己觉得是跟当时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国家的政策是计划生育的年代,经济也不是很发达。
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一下雨就是滑溜溜的泥泞小路以及大马路,所谓的大马路就是比小路宽一点的泥巴路,如果要进城里的话,就得天不亮就要起来,先走一节小路,再走到大马路上,接着再走半个小时到镇上,再在镇上等最早那一班车到城里去,其过程坎坷无比,所以在我读高中以前的十六年里基本上没去过城里,根本不知道城里是什么样儿,也不知道城市的繁华与热闹。
想读书在国家计划生育的年代,我的出生付出的代价还是挺大的,家里的米和谷子都被村里瓜分干净了,家里的土地也被退了半份出去,后来还是去外婆家借了两百多斤的谷子回来吃了一年多的稀饭,从出生就吃用米磨碎的米汤,更是没见过今天所谓的奶粉和牛奶。
从小长的瘦小又黑秋秋的,但是村里的人都知道我很勤快。
俗话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从小就很懂事,帮着爸爸妈妈做农活,一路读书历程辛酸,学习成绩不算优异,只能算中等,考了市里的一个普通高中,由于爸爸常年在家种田土,也没多少收入,他有了让我外出打工的心思,而我只想读书,我想逃离农村的困苦生活,逃离喂养鸡鸭羊猪兔的生活,也更想逃离在酷烈的暑假收割稻谷的苦难日子,一般在这个日子我感觉自己己经不是自己了,太累了,从早上五点就得起床做饭洗衣弄菜,进行一系列的开工准备,白天还得晒谷子和收谷子,把谷子一背篓一背篓的背进堂屋里,因为夏日经常会下暴雨,下的又急又大。
正因为亲身经历过农村的艰辛生活,让我更加意识到读书才是我唯一逃离农村的机会,所以当我得知爸爸不让我读书的时候,那一晚上我独自一人打开了堂屋大门,端了一根板凳,因为怕蚊子咬我,我还点了一盘蚊香,就这样静静地坐在凳子上,在漆黑的夜,只有闪亮的繁星陪伴着我,还有坝子里叫的欢快的青蛙。
安静地,莫名地,我就无声的流着眼泪,想着以后不能去读书了,我唯一逃离农村的机会没有了,以后也要像村里其他小孩子一样背着自己的包跟着亲戚去进厂打工,一辈子也就只能打工了,可我有自己的骄傲和自尊,我不想跟别人一样碌碌无为,农村的生活太苦,我想要挣更多的钱,我想要给家里更好的生活,爸爸妈妈的年代比我这个年代更苦,一辈子都困在这一亩三分地,想着想着,突然爸爸的声音从楼上窗户传来:”弄晚了,不睡干啥子?”
我说:“睡不着,我想读书。”
很不合宜的话,爸爸还是听懂了,后来,爸爸还是继续让我读书了。
高中生活2007年,我如愿以偿的走进了高中的学校,也终于进城了,见识到了城市的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第一次坐公交车在城市里穿梭,第一次坐机动船在长江上漂浮,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地方,让我看到了农村的土地和城里的土地是不一样的。
刚刚上高一的我***十足,认真听讲,也认识新的同学和朋友。
每月都要回家拿生活费,那是我的妈妈用双手换来的钱,也幸好妈妈有一个活儿可以挣钱——编藤椅,看着妈妈常年双手因为要编织湿润的藤条而变得弯曲,我心里极其难受,我想以后一定要多挣钱来回报她。
因为偏科数学,所以不管我怎么学,怎么认真的听讲,数学成绩也很差,其他科的成绩平平无奇,但是我很感恩当时的班主任的认可和鼓励,让我一首在坚持到高考。
很遗憾的我差了十几分上本科线,后来,班主任让我去另外一个学校,他说在一年后,肯定能上本科线的,我去了,也确实上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