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城,拂晓时分,西院的雄鸡抢先打了第一声鸣,伴着这声啼鸣,寂静了一夜的乔府开始慢慢苏醒。
乔府最北面的落松院,是乔家特意圈出来的一个独立小院,邻着下人住的大杂院,与集市一墙之隔,里面生活的都是一些因为各种原因生活困顿来投奔乔家的落迫亲戚。
安宁用力眨了下眼睛,透过窗户看了看天色,赶紧着起床穿好了衣服。
“小姐醒了?”
婢女书秋把小少爷放到悠车里,起身把暖壶里的水倒在了木盆里,安宁摆摆手拒绝了她的服侍,简单洗漱一番,挎着包袱就出了房门。
“表姑娘今儿怎的出门这般早?
这是又要去绣纺?”
看门的林婆子一面打着呵欠一面掏出钥匙,一双昏花的老眼打量着安宁手腕里挎着的包袱。
“辛苦妈妈了,这不是天越发凉了,瞧着离冬天也没几个月了,我是想着趁还没入冬赶紧把绣活卖了,好凑些银钱给弟弟备些药丸子 。”
安宁笑吟吟的给林婆子手里塞了两个铜钱。
“给妈妈买杯茶暖暖身子,妈妈可别嫌弃。”
安宁到这里三个月了,与林婆子常来常往的也打了三个月的交道,如今她塞钱的动作自然无比,林婆子收钱收得也痛快。
两个铜钱虽少,但一大早的就有钱收换谁都会高兴。
再说谁都知道这落松院里住的都是些落魄户,说的好听的都是乔府的亲戚,但谁都知道这些早就出了宗一表八千里的人,说是亲戚不过老太君心慈,才叫他们打着这个名号在乔家混口安稳饭吃罢了。
是以这里守门的差事是真的没油水,偶尔能得两个铜板,倒是让林婆子有些喜出望外,也显出安宁格外会做人了。
林婆子痛快的开了门,一边还不忘嘱咐着:“昨儿夜晚刚下过雨,路滑着呢,表姑娘早去早回。”
安宁答应一声,快步的出了乔府,走了两刻钟才走到了“如意绣纺”。
一进绣纺,柜台里一个红衣云肩的秀***忙迎了上来,精明的脸上未语先笑,正是如意绣坊的东家覃双儿。
“妹妹来啦,妹妹可真是个信人,说三天就三天,这可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安宁把包袱打开,把里面的一件大红金线的华丽嫁衣拿了出来,放在柜台上一一展开。
“覃姐姐先验验货吧。”
“哎哟,妹妹这双巧手,这修的真是一点儿都看不出来,跟新的似的。”
覃双儿用手抚着嫁衣,凑近瞪大了双眼一寸一寸的看,越看越满意,不禁对着安宁又是一顿夸,夸完了爽快的拿出了一张银票。
“这个是谢礼,妹妹可千万别推辞。”
安宁接过银票一看,一百两?“王家倒是大方。”
“这可是宫里赐下来的,损毁了一个大不敬的罪名下来,现在的王家可担不起。”
所以一百两是辛苦费也是封口费。
覃双儿收好了嫁衣,亲自给安宁倒了杯茶。
“原先就听说这王家大小姐并不愿嫁到京城冯家,只是没曾想她竟敢毁了自己的嫁衣,呵呵,看来真是对凌家的那个大少爷情根深种呢!”
深情是深情了,就是蠢得可以。
“情根?
这才见了几次呢就情根深种了?
那凌家少爷认识她是谁吗?”
在这个一人获罪全族都得跟着完蛋的时代,为了个男人把整个家族都坑进去?
这王大小姐脑子有泡吧!
何况听说玩的还是单相思?
“嗤!”
覃双儿嗤笑一声。
“妹妹还是这般快人快语,不过这世道女子生存不易,活得清醒些总是好的。”
安宁撇了撇嘴,要是她有这么个族姐,在自己被连累死之前她一定亲自挖个坑先把她给埋了。
“那凌家的少爷是真长得俊,也难怪王家小姐一眼误终身。”
覃双儿扯着帕子陷入了回忆,半晌才回过神来看向安宁,也看到了她眼里的不以为然。
“你啊,也是花一般的年纪,怎的还不开窍?”
“你管这叫开窃?
摆明的犯蠢好吧?”
别说王家现在最大的官不过是一个从五品的知州,就是当朝一品大员若是家里没个三代的积累凭什么敢去去想凌家?
“行吧,她蠢咱不撩她,你呢?
转过年可就16了,可有打算?”
安宁转着茶杯,轻抿了一口,看着覃双儿笑道:“这几天我应该会会带着弟弟搬出来了,到时咱们再要见面就容易了。”
“那敢情好,虽听说乔府的老封君是个心慈的,但住在人家府里总归是要让人拿捏的,搬出来也好。”
听说......这个词用得好。
覃双儿打量着安宁,弯眉杏眼,琼鼻樱桃小口,合在一张白皙的瓜子脸上,同为女人都会忍不住感叹其美貌,若是这样的美貌再配上个父母早亡,幼弟年弱的身世......这世道,人心可以很善,也可以很恶,乔家又不是开善堂的。
“你心里有成算就好,你要的房子我给你租好了,院不大我去看过了收拾得很干净,家主也是清清白白的人家,你们二主二仆,有个一进小院儿的地方就尽够了,就是你要清净所以院子的位置有些偏僻,就在城门口边上。”
“行,姐姐的眼光我是信得过的,多谢了。”
乔府老太君礼佛回府己有三天了,这婚约也该有个说法了。
安宁心里有了计较,以茶代酒谢了覃双儿。
覃双儿笑嗔一声,端起茶碗饮了这杯茶。
二人又说笑了一番,安宁才从如意绣坊出来,街上人来车往的越发热闹了,到回春堂里按方子买好了药,便施施然回了乔府。
落松院是个大杂院,当初建府时在规划中本就是给下人住的地方,想着主子们的贵脚也不会踏进来,建的时候自是不讲究什么一进二进的,就首首两排各五间房,左边是公用的一间大厨房,里面垒了两口土灶还打了一个水井,右边是两间公用的茅房。
就这十间房子,满满当当的挤了六户人家,每月管事婆子会按户送来米面,西季也会送来布匹,逢年过节的乔府下人有的赏银也会给这八户人家送来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