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淄博烧烤,古有清平烧烤。看小县令如何用烧烤节拉动经济。
太康十年,夏末秋初,小小的清平县城弥漫着一股别样的热闹劲儿。
新任县令赵铭,刚到任三月有余,整日在县衙书房对着堆积如山的文书发愁。
清平县地处偏远,土地贫瘠,百姓大多以农耕为生,经济凋敝,民生艰难。
看着这百废待兴的局面,赵铭决心要做出改变,可一时却无良策。
一日午后,酷热难耐,赵铭心烦意乱,眉头紧锁,在书房中来回踱步。
突然,他停下脚步,对身旁的贴身小厮阿福说道:
“阿福,这县衙内实在憋闷,随我到市井中走走,看看能否寻得些许生机。”
阿福连忙点头:“是,大人。”
二人身着便服,悄悄出了县衙。
沿着狭窄的街道前行,街边店铺大多门可罗雀,老板们百无聊赖地坐在店内,眼巴巴望着街道。
行至一处拐角,一阵嘈杂人声和诱人香气扑面而来,像一只无形的手,瞬间勾住了赵铭和阿福的脚步。
赵铭眼睛陡然一亮,目光如炬般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一家小酒馆前,几张破旧桌子歪歪斜斜地摆放着,周围密密麻麻围坐着一群人,正吃得热火朝天。
众人中间,是一个简易烤架,铁网上串着的各种肉类被烤得滋滋冒油,油滴落在炭火上,“噗”地溅起一阵火星,散发出四溢的香气。
赵铭快步上前,脸上写满了好奇,眼睛一眨不眨地观察着食客们。
此时,一位身材壮实的大汉,双手紧紧握着一串烤羊肉,腮帮子鼓鼓囊囊的,大口咬下一大块肉,油渍顺着嘴角滑落,他却浑然不觉,还满足地眯起眼睛,含糊不清地说道:
“哎呀妈呀,就好这口热乎的烤串,这味道,太带劲啦!”
说着,他还用力竖起大拇指,脸上的笑容几乎要咧到耳根。
坐在大汉旁边的一位年轻姑娘,手持一串烤鸡翅,轻轻吹了吹,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