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速用小说!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巾帼志

第3章 父母结婚

发表时间: 2025-05-16
我的母亲有6姊妹,我母亲排第三(大姨 二姨 妈妈 西姨幺舅大舅)妈妈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她很会做人,为人正首善良,小时候经常教导我和弟弟不要做伤害她他人的事,不偷不抢不要贪图小便宜,万事要靠自己去努力。

她经常乐于助人,和左邻右舍相处融洽,村里评价她喜乐人。

她也是苦命之人由于没有什么文化,她和父亲相伴了近50多年平日里除了交流生活上的琐碎,偶尔也有拌嘴争吵的时候。

小时候常听妈妈说在她还未出嫁的时候父亲在贵州安顺工作.父亲差点娶当地的女人当老婆,后来父亲家里人跟他说遵义老家跟他安排了相亲,在后来的描述里听说年轻时候的妈妈皮肤白皙,小巧玲珑 长相十分精致爱梳两个辫子妥妥的南方女子。

后来父亲回到遵义老家,赴约了那一场相亲。

于是便是一眼万年选定了妈妈,后来才生了我。

没有多久他们便结婚了,妈妈常给我讲她年轻时的故事,她说结婚那年父亲还不怎么懂事,家里也没有什么家产可分。

妈妈说记得爸爸就要了一个破旧的洗脸盆和一棵屋子后专门制作辣椒酱的配料树,宅基地分配和森林土地分配也是非常少,因为我记得那些土地一年种植下来不够一家人一年的基本生活。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是父亲家族人口比较多,他们有7姊妹(大伯 二伯 三伯 西伯 爸爸 大姨二姨)•那时候父亲还要把土豆或者辣椒背到集市上去售卖后兑换大米回来。

因为那些分配的田地种植的水稻大米不够一家西口吃。

所以印象中经常是看到爸爸妈妈吃土豆面条,把白米饭留给我和弟弟吃。

我和弟弟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不吃面条 因为小时候每天上顿土豆,下顿面条。

于是我和弟弟形成了条件反射。

而今天的我也时常吃面条,土豆,但每次到嘴边就如电影回放。

那些关于“土豆”“面条”的画面成了生命里不可或缺的食物,它是一种寄托,一种爱的烙印。

一种食物书写出世间伟大的父爱母爱篇章他她们永远想把最好的留给孩子们。

我虽然是女娃,但是父亲并没有像其他家庭有很明显的“重男轻女”思想,小时候父亲去耕田种地都用我们西南地区的竹背篓把我背在背上,在我幼年时期经常把我放置在肩膀上打马肩,读书时候零花钱有时候会多拿点给我,他们觉得只要女娃喜欢读书,砸锅卖铁都要供她读书。

那个年代以前在初中时别人一个星期5元 10元生活费的时候,家里给我15元,总是担心我在学校吃不好饿肚子。

后来长大去贵阳读书时,别的同学300-400元生活费 ,我500元父母说怕我不够用。

我的父母虽然不是多富裕,但是他们却把最好的给子女,虽然我桀骜不驯的性格有时也会和父母抬杠,但是我内心深处是真的爱她他的,只是我这性格不爱表达出来。

也从未忘记父母对我从小到大的点滴恩情。

我从未当面给她们说我爱他她们,小学常常把母亲写成作文,每次都写得太感人被老师当着全班朗诵。

有时候把作文拿回家读给妈妈听!

她每次听得很投入认真。

我小时候家境虽然贫寒,但是庆幸的是我生活在一个有爱和温暖的家庭里。

这些是支撑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

爱和亲情可以抵御人生中很多的风雨。

爱也许还会造就出一个旷世奇才!

比如我们火遍全球的一部电影《哪吒2》虽然是影视作品,但为什么赢得那么高票房。

因为里面的母爱非常伟大。

当所有人都在质疑污蔑轻视打击你孩子时,妈妈成了唯一支撑他的信念。

妈妈无条件地包容他爱他感化他即使孩子满身带刺又如何?

因为他是妈妈的孩子!

妈妈这个称呼赋予了我们很多生命无穷力量,坏人可以伤害妈妈,但妈妈会拼命玩命的保护自己的孩子甚至包括牺牲生命来保护。